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》 哲学社会科学版 ) ( J un l fX nin o ma ies yS ca Sin e) o r a ija gN r l v ri (oil c cs o Un t e 第3 3卷第 2期口2 1 0 2年 3月 VO .3NO. 口 Ma .0 2 L 3 2 r 1 2 新疆高校 少数 民族双语 生英语教育 的 双 向适应性研究 韩 英 ( 新疆医科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 , 新疆 乌鲁木齐 8 0 1 ) 30 1 摘 要 : 疆高校 少数 民族双语生( 新 简称 : 双语 生) 是新疆社会人 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 分 , 是新疆社会 实现跨越 式发展的主力军。 双语 生的英语教育是增强人 才综合素质 , 保证人才结构合理化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。 文章 以双语 生的英语教育模式和双语 生的英语 学习模式的双向适应性 为视 阈, 以学习需求和社会认知取 向外语教 学理论 为基 础 , 究了双语 生的英语课程教 育现状 、 育模 式及教育效果 , 研 教 旨在通过研 究 , 出一套符合 双语生英语课程教 育 提 模 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双向适应性教 育环境 , 为双语生英语课 程教 育和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。 关键词 :少数民族双语 生 ; 英语教育 ; 双向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: 4 G 文献标识码 :A 文章编号 : 0 5 9 4 (O2 0 一 1 6 0 10 - 25 2 1 )2 O 0 — 7 一 、 研 究 理 论 基 础 的适应 性也就 成 为必然 。2世 纪 8年代 以后 ,双语 O 0 或多语 区的语 言适 应研 究有 :柯普 兰德 重点研 究 的 是微 观 领域 中诸 如 风格 变 化 和语码 选 择 时 的动 机 、 适应( at i ) 般指个体调整 自己的机体和 a pao - d tn 心理 状态 ,使 之 与环境 条件 的要求 相符 合 。双 向适 应指教育环境适应学习者个体和学 习者个体能力适 应 教育 环境 。施 春宏认 为 ,在社会 中交际 的语 言是 动态的、 发展 的 , 的要 素 不 断 出现 或渗 入 , 新 现实 的 要 素不 断变 更或 潜 隐 , 既有 的关 系不 断调整 , 这便 形 认知与群体忠诚 ,以弥补传统社会语言学中注重规 范 和规则 的社 会 功能解 释 的不 足 ; 氏(9517 ) 吉 17 , 6 9 等研 究 了相似 吸引原则 和归 因原 则 。相似 吸引原 则 是适 应理 论 的实质 ; 马德 、 勒和吉 氏(96根 据 斯 泰 17 ) 海德 的归 因理 论三 因素 ( 能力 、努力 程度 和外 部压 力 ) 出 了适应 理论 修改模 型 。该模 型认 为 , 提 适应 的 有 效性 应从说 话人评 估 和相互适 应 两方 面来考 察 。 成 了价值的波动 ,一种新的要素或关系的出现同时 就意 味着新 旧价 值 的运动 。刘 正光认 为 ,当由于新 旧价值运动 的原因语言突然被赋予新 的任务时, 语 言会 突然 显得力 不从 心 ,不能 履行 其应该 承担 的功 能。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同步性要求语 言必须不断地适应新 的交际要求 ,满足新的社会需 求, 因此 , 任何语言都必须经历不断适应的过程。就 整 体 而言 , 观上 的语 言适 应是 个 逐渐 的 、 宏 连续 的 、 事实上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