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二数学组集体备课材料
备课人:
李德辉
时间: 2012-11-15
舒兰一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案
高一年级 数学 学科 课题
§2.4.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
第 1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
预讲授时间
2012 年 11 月 20 日
教 学 目 标
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, 并能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出发, 推导这些 性质.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出发,推导抛物线的性质,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 思想,训练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从而培养学生分析、归纳、推理等能力 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。
教学重点
拋物线的几何性质
教学难点
拋物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
§2.3.1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板 书
二、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学生板演 一、抛物线的定义 例题解答
设 计
三、抛物线的几何性质
教 学 反 思
高二数学组集体备课材料
备课人:
李德辉
时间: 2012-11-15
舒兰一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案
教学环 节及时 间分配
教 师 活 动 (教学内容的呈现及教学方法) 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? 应为: “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的点 的轨迹叫做抛物线.” 2.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什么? 应为: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2=2px(p>0),y2=-2px(p>0), x2=2py(p>0)和 x2=-2py(p>0). 2 怎样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确定它的几何性质?以 y =2px(p>0)为 例,课件展示给出下表,请学生对比、研究和填写.
学 生 活 动 (学习活动的 设计) 设 计 意 图
问题 引领 3分
请一同学回 答. 再请一同学 回答.
提出这一 问题的研 究方法— —对比、 数 形结合。类
比椭圆、 双曲 线的几何性
合作 探究 7分
学生间合作 交流,完成对 抛物线几何 性质的归纳。 学生分组讨 论,得出结论 后汇报成果, 进行展示,然 后集中探索。 通过类比椭 圆与双曲线 的几何性质, 从范围、对称 性、顶点、离 心率方面研 究抛物线
y ? 2 px
2
质, 从抛物线 的标准方程 y2=2px(p > 0) 出 发 来 研 究它的几何 性质. 教师多鼓励 学生, 多引导 学生间进行 合作交流, 培 养合作学习 的意识, 体验 成功带来的 喜悦。 着重培 养学生分析、 归纳等能力。
( p ? 0)
问题 引领 5分
通过和椭圆、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相比,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有什 么特点? 学生和教师共同小结: (1)抛物线只位于半个坐标平面内,虽然它也可以无限延伸, 但是没有渐近线. (2)抛物线只有一条对称轴,这条对称轴垂直于抛物线的准线 或与顶点和焦点的连线重合,抛物线没有中心. (3)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,它是焦点和焦点在准线上射影的中 点. (4)重点班讲解:抛物线的离心率要联系椭圆、双曲线的第二 定义,并和抛物线的定义作比较.其结果是应规定抛物线的离心率 为 1.注意:这样不仅引入了抛物线离心率的概念,而且把圆锥曲 线作为点的轨迹统一起来了
让学生在问
的几何性质, 并由学生归 纳总结出其 他三种标准 方程的几何 性质。
题中学会思 考,学会学 习, 培养学生 具备 “运动变 化” “动中 和 求静” 的辩证 法的思维和 观点。
高二数学组集体备课材料
备课人:
李德辉
时间: 2012-11-15
自主 构建 5 分钟
学生迅速完 成表格内容! 然后找学生 口答。教师进 行评价。 然后学生进 行整理。
突出教学重 点, 让学生建 构正确完整 的知识体系。 教学过程中 及时对学生 进行形成性 的评价, 激励 了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。 通过例 1 作
例1、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抛物线的草图: 点拨 提升 4分 (1) y ?
2 1 2
图实践得出
x
(2) y ? x
2
(3) y 2 ? 2 x
(4) y 2 ? 4 x
学生思考后 找四名学生 同时到黑板 做图。
P 对抛物线 开口的影响 并引导学生 找出 2P 的几 何意义。 引导学生用 所学知识解 决实践问题 例 2 巩固学 生用所学的 抛物线的几 何性质去求 抛物线的标 准方程。 让学生注意 到题干的细 微区别对解 题的影响, 培 养学生严谨 的数学思维 习惯。 让学生自己 概括所学的 内容, 既能培 养了学生的 概括能力, 又 能营造民主 和谐的师生 关系。
自主 构建 3分
点拨 提升
结论:抛物线标准方程中的 P 越大,开口越开阔。 探究问题: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 2p 的几何意义? 通径的定义:通过焦点且垂直对称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, 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叫抛物线的通径。 学生独立思 通径的长度:2P 考,教师板书 例2、 已知抛物线关于 X 轴对称,他的顶点在坐标原点,并且经 过点 M(2, ? 2 2 ) ,求他的坐标方程。 解: 因为抛物线关于 X 轴对称, 他的顶点在原点, 并且经过点 M (2,
15 分
?2 2) ,所以可设他的标准方程为 y
2
2
? 2 px ? p ? 0 ?
因为点 M 在抛物线上,所以 ( ? 2 2 ) ? 2 p ? 2 学生独立解 决,交流结 【变式训练】已知抛物线关于坐标轴对称,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, 论,分析语例 2 的区别与联 ? 并且经过 M (2, 2 2 ) ,求它的标准方程。 系。 补充练习: (见课件) 本节课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点?掌握了哪些题型?学习过程中使用 学生试述,教 了哪些数学方法? 师补充强调。 即 p=2,因此所求方程是 y 2 ? 4 x 必做题:教材 73 页 3,4 题 红对勾课时 21 基础 1-5 题能力 1-4,6,7 题 选做题:教材 74 页 2 题 红对勾课时 21 能力 5,8 题
总结 评价 3分
布置 作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