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病毒性腸胃炎 一、何謂病毒性腸胃炎? 入冬以來的腸胃炎,大部分應屬病毒性腸胃炎,易造成腸胃炎的病毒包括:輪狀病毒、 星狀病毒、腺病毒和諾沃克病毒等。病毒大部分經由感染破壞小腸絨毛末端細胞致病, 除了諾沃克病毒會延緩胃排空外,大部分病毒不侵犯胃黏膜,卻會破壞小腸絨毛末端細 胞,導致腸液吸收與分泌比例失衡,及對雙醣類(特別是乳糖)吸收異常。致病後,因 為對大分子物質通透性增加,提高對食物過敏的可能性。 二、症狀表現 病毒性腸胃炎患者大便一般較稀,便中少有白血球及紅血球。不同的病毒各有不同的症 狀表現: (一)輪狀病毒:感染後 2 天即發病,先發燒或嘔吐,數小時或隔天就以水瀉表現,腹 瀉期間可能長達 5~7 天。嚴重病患會脫水甚至酸中毒,嬰兒期、營養不良小孩、免疫 缺陷要特別注意。 (二)星狀病毒:症狀類似輪狀病毒但較輕微。 (三)腺病毒:腹瀉時間較長,可長達 10~14 天。 (四)諾沃克病毒:潛伏期較短,可能半天即發病,病程較短,1~3 天即結束。主要以 噁心、嘔吐表現,臨床症狀類似食物中毒,雖然還沒有病毒被分離出來的報告,不過近 期的幾波流行可能有一些是諾沃克病毒造成。 三、治療方式 在治療方面,水分與電解質平衡最重要,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用。有些研究顯示乳酸 桿菌對縮短病程及減輕疾病嚴重度可能有幫助。腹瀉期間應避免高脂肪食物,或單種糖 分較高的食物,如果汁、飲料等;另外,洗手最為重要。 四、腹瀉時注意事項: (一)對於部分患者,禁食可改善症狀,但禁食過久,研究顯示可能延長腹瀉時間,因 為腸道長時間沒有營養,破壞的黏膜再生困難,除非是嚴重脫水、腸阻塞、意識昏迷的 腹瀉,一般建議盡早進食,即使禁食也不要超過 24 小時。腸胃炎期間飲食應清淡,因 為過油或太甜的食物並無法吸收,反易導致腹瀉症狀更加嚴重。 (二)抗生素的使用對病毒感染並沒有幫助。腹瀉治療首重水分及電解質補充,所以嚴 重脫水者需要靜脈注射外,中等程度以下脫水者,一般建議服用「口服葡萄糖電解質 液」 ,其糖分濃度約 2~2.5%,鈉離子濃度約 40~90。一般運動飲料或汽水糖分濃度常 達 10%幾甚至 20 以上,鈉離子濃度常小於 10,並不恰當。有時小朋友對「口服葡萄糖 電解質液」的口感排斥,將運動飲料稀釋也是權宜措施。 (三) 腹瀉仍然可以喝母奶,病毒性腸胃炎會造成乳糖吸收不良,而母奶中有乳糖成分, 研究顯示,腹瀉嬰兒餵食母奶並不會增加其嚴重度,母奶的乳糖較易吸收,所以仍可餵 食,不需停止。腹瀉嬰兒不一定要改喝無乳糖配方奶粉,經研究結果顯示,哺餵原配方 奶,將配方奶稀釋,或換成無乳糖奶粉,對腹瀉的嚴重度並無影響,所以不一定要換奶 粉。 五、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症狀不同 病毒性感染與細菌性感染主要不同在於病原體的差異,感染後許多症狀的差異,可以做
為診斷上以及家長分辨時的參考。以病毒性腸胃炎中的輪狀病毒,和細菌性腸胃炎中的 沙門氏菌相較,前者容易合併上呼吸道感染,嘔吐為主要初期症狀,之後出現水瀉,約 每天 4~6 次,此時嘔吐會趨緩,大便有酸味,發燒度數不高,約在 38.5℃,很少超過 39℃;受到沙門氏菌感染時,發燒症狀較明顯,多超過 39℃,患者大便出現黏液,帶有 腥臭味,甚至有血便情形。 預防腸胃炎必須遵循以下事項: 1.室內保持空氣流通,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、多洗手。 2.避免生食,尤其肉、魚類必須煮熟再食用。 3.處理嘔吐物或糞便後必須洗手。 4.使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清洗、消毒污染的衣物和物品。